【春運進行時】一路上有你守護,真好!****** 春運,承載著異地游子對闔家團圓、平安祥和的期盼。作為疫情防控新階段下首個春運,今年的返鄉路注定與以往不同。據交通運輸部消息,春運期間客流總量預計達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
熱鬧起來的車站,人頭攢動的大廳,有這樣一群人圍繞在旅客身邊,默默守護他們的返鄉路。
今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 至2月15日結束 共40天(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您能聽到嗎?堅持住??!”
1月7日10時13分,河南鄭州火車站西廣場,在眾多旅客踏上歸途時,一名年輕男子突然口吐白沫暈倒在地。見狀,一旁的志愿者迅速開展急救。
“血壓117/70,脈搏68……”急救中,醫護人員扶著男子頭部,按壓人中穴,并清理口中白沫,另一名醫護人員則測量他的各項體征,不停呼喚意識。3分鐘后,男子漸漸清醒,120急救車也抵達現場。
對倒地旅客進行救治(來源:鄭州廣播電視臺)
原來,現場參與急救的志愿者是鄭州市中醫院的醫護人員,事發時他們正在附近為旅客宣傳急救知識、免費測量血壓。醫護人員表示,患者倒地時出現了牙關緊閉、四肢抽搐的情況,初步判斷為癲癇的急性發作,因此采用了檢測呼吸、檢測心跳等方式進行急救。幸運的是,男子最終恢復了意識。
“一邊趕路一邊處理事情,包丟了都沒發現!”
1月7日,乘坐飛機從天津飛往廣州的吳先生拿著自己在春運途中丟失的挎包,再三向乘務員表示感謝?!拔乙贿呞s路一邊處理事情,包丟了都沒發現,多虧了你們,追到候機樓給我送來!”
吳先生找回挎包(來源:北方網)
隨著春節臨近,民航運輸業已進入客流高峰期。當天,天津航空GS7895抵達廣州后,乘務員正在進行清艙工作,忽然發現一只遺失在座椅上的男士挎包和一個水杯。包內有1萬多元現金、兩部手機、若干證件等。
“為不耽誤旅客行程,我們立刻奔向廊橋尋找失主?!背藙諉T小蘇說,經過尋找,終于聯系到失主吳先生,并將物品歸還。直到拿到失物,吳先生都沒反應過來,自己隨身的挎包被遺忘在了飛機上。
當面清點現金和貴重物品后,吳先生激動地說:“如果這些丟了,可耽誤大事了!”
“幸虧有你,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補救!”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幾抹靚色格外顯眼。在湖南祁陽火車站內,隨處可見身著紅色、綠色馬甲的志愿者,他們中很多都是連續幾年參與志愿活動的“老兵”。
唐榮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她第三次參加春節志愿者服務。一早,她就和隊友趕到高鐵站,迎接第一波返鄉旅客。
在擁擠的人群中,石女士有些慌亂,當聽到到站廣播后她急忙下車,可走到站臺前才發現自己下錯了站,此時的車門已緩緩關閉。
焦急無助的石女士進入了唐榮視野。唐榮了解情況后,帶她第一時間向車站工作人員反映,核驗乘車證明后,石女士被安排乘坐就近的一趟列車,繼續前往目的地。
“幸虧有你,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補救!”臨上車時,石女士再三向唐榮表示感謝。
“做志愿者其實很累,但旅客的一句感謝,足以支撐我堅持下去?!痹谕瓿闪吮咎肆熊嚨闹驹阜蘸?,唐榮靜靜等候著下一趟進站的列車。
策劃:李方舟
整理:董大正
資料:新華社、央廣網、紅網、北方網
雨后尋茶“貓空”******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陳立宇
朋友說飯后去喝茶。想到都市中茶藝館的樣子,對此提議只是禮貌應和而不以為意。誰想幾分鐘后,車子已隨蜿蜒的山道上行,四周青山不高卻也是重巒迭嶂,滿眼的綠樹雨后更顯得蒼翠欲滴。車窗外,邀月、清風、圓正、龍芽……一個個茶館的招牌一晃而過。去哪喝茶?此情此景令人不由得對品茗處生出期待。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原來,這里就是“木柵貓空觀光茶園”,常來喝茶買茶的人直稱其為“貓空”。它位于臺北市文山區指南里的山坡上,是寶島臺灣鐵觀音和包種茶的專業區,茶樹栽植面積共約100公頃,年產6萬公斤,共聚集有90多戶觀光茶園示范農戶。雖然從市中心向南車行到這里只需三四十分鐘,但已是別樣的山間景致。
從停車的道邊拾階而下,走過一段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再經一段濕潤的泥土小道,一個依山勢而建的小庭院便出現在眼前。建在院中最高處木屋里,放著焙制茶的機器,依山勢而下,是四座大小不一的茶亭,再往下有穿插在小路邊的露天茶座。
“寒暄紅塵由他去,舍間香茗與君來”,握不盈掬的白瓷茶碗上,兩行纖巧的墨書道出了這座山間茶館的名字——“寒舍”。年過四十卻實實在在顯得很年輕的老板張福欽介紹說,“貓空”原只是茶區東側的一處小溪谷,由于地質松軟,在河流長年沖擊下,河床被卵石擊出坑坑洼洞,閩南語稱之音似為“貓空”,叫的人多了,竟成為整片觀光茶園的代名詞。
已經經營這個茶館十幾年了,張福欽仍不愿意說自己是茶商,只說自己是這里的茶農而已。因為家就在這里,祖輩都在這里種茶,制茶,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后,城里人發現并掀起山間品茶之風后,他才在自己家里建起了茶館。在周邊正常營業的60多個茶館的“創建史”上,“寒舍”排名第六。
“其實泡茶的利潤高一些,節假日,往往有人攜家帶眷到這里泡茶喝。但買茶的一般都是回頭客?!睋埜J介紹,“雖然賣茶利潤低,但還是愿意,因為可以交朋友”。無論誰來買茶,張福欽都會熱情地請他喝茶聊天,而不是急于賣貨求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也許就是他所說茶農與茶商的重要區別?!翱?是,因為有競爭關系,村里人的關系淡了很多了?!睆埜J無奈地講。
“寒舍”經營的茶品有鐵觀音、比賽茶、翠玉茶、金萱茶、高山茶、烏龍茶、陳年老茶等十幾種,其中大部分是自己種植而且由張老板以祖傳手藝焙制而成。泡茶的水,則是這山里的甘泉?!敖疠媸歉牧计贩N,有一種奶香,但味易散,烏龍則本質傳統,味不易散所以耐泡?!闭勂鸩杵?,張福欽確實是行家里手。
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喜歡在周末來山間小歇,有的全家野游,有的則帶書來安靜地品茗閱讀。逢年過節,狹小的山道也會塞車。但山里的茶館就是以這自然的幽靜超越了都市茶館矯作的清雅而蓬勃地生存著。
雖然在多次的農會茶品比賽中得獎,而且經營收益不錯,座中放著一本“清凈心經”的張福欽似乎并不在意名利?!拔覀冊谶@里長大,是很愛這個地方的。人來的多了,環境遭到破壞,我們會覺得很可惜,可是個人也沒什么辦法?!?/p>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迸c張福欽想法相同,對于這里的青山綠水,我們這些偶爾闖來的過客也在為它長久的美麗而在心中暗暗祈愿。
(中新社臺北2005年1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