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衛士通石元兵:密碼技術創新發展要以應用需求為牽引******
置身于數字時代,數字基礎設施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愈發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目前,我國數據安全問題存在哪些難題待解?如何通過密碼應用支撐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在2022西湖論劍·網絡安全大會期間,衛士通總經理助理、研究院院長石元兵接受記者采訪,暢談密碼及數據安全產業的前沿視角。
記者:我國數據安全問題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石元兵:數據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在推進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各行各業各領域均會產生、采集、存儲、處理和流通大量數據信息;另外,個人在網絡空間中既是數據的貢獻者,也是數據服務的使用者。單點數據的敏感性或者重要性相對不那么強,但是一旦大量匯聚,就面臨著比較大的安全挑戰。
從政府監管的角度看,《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臺,進一步強化了數據監管工作的落實,但還存在數據合規監管工作中技術手段不完善、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
從企業的角度看,現在還面臨很多數據安全風險挑戰。比如,違規、超范圍采集個人信息和其他信息,甚至涉及到數據的非法交易和違規濫用。另外,政府部門既要考慮開放數據公共服務,同時也會面臨數據跨部門共享利用等需求。這些問題或迫切需求,都需要通過技術手段、服務能力或運營模式的不斷創新,去支撐相關各方的數據資源可信、可靠流動和高效應用。
從個人層面來講,目前還有很多人對個人信息缺乏保護意識,需要不斷加強宣傳,不斷提升公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和識別防范風險能力。
記者:在推進數據安全過程中,密碼產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在發揮密碼產業重要作用方面面臨哪些挑戰?
石元兵:在數據資源的全生命周期進程中,各環節所面臨的風險不盡相同,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密碼是保障數據安全的核心基礎支撐技術,除了數據加密,還可為數據隔離、數據脫敏、數據標記、數據溯源、共享利用等提供支撐。
在保障數據安全方面,需要識別實際場景中的安全風險,梳理出安全需求,并以此為牽引,從技術研究、產品研制、應用支撐和服務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發展,持續豐富密碼供給體系和供給能力。密碼的高質量供給,已經超越了單一產品提供的范疇,更側重于以保護用戶的重要數據為目標,提供基于密碼的體系化安全防護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只聚焦于產品提供,更要關注實際應用場景和具體業務邏輯。
記者:密碼應用將如何助推數據安全產業發展?
石元兵:重點是要以密碼基礎理論創新、共性前沿技術創新作為驅動力,以應用需求作為牽引力,發揮好密碼保障數據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作用,助力數據安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記者:衛士通在商用密碼安全方面形成了哪些經驗?
石元兵:密碼作為衛士通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在為重要行業領域用戶提供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不斷追求創新發展,一方面提升密碼技術、產品和服務等體系供給能力,同時加強與眾多國內優秀企業的合作,把密碼技術與基礎軟硬件、應用系統融合嵌入,發揮好密碼保障自主信息技術體系安全的效能。(記者 孔繁鑫)
上門做飯、代收垃圾、收納整理……“懶人經濟”市場火爆******
上門做飯、代收垃圾、收納整理……
“懶人經濟”市場火爆,務工者迎就業新機遇
本報記者 張嬙 本報通訊員 李冉
不想打掃衛生,又希望家中干凈整潔;不想做飯,又想在家里吃到可口的飯菜……由于生活壓力的加重、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年輕人傾向于花錢“買服務”來提升生活幸福指數,“懶人經濟”因此走進大眾視野。今年春節期間,上門做飯等服務更是異?;鸨?。
隨著“懶人經濟”的快速發展,衍生出了許多新興的行業,隨之也帶來了一系列就業熱潮,為農民工群體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遇。
“懶人經濟”愈發火熱
來自山東濰坊農村的85后王岳,已擁有3年“跑齡”。據他介紹,外賣跑腿,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意愿接單跑活,為用戶提供一對一服務,每單的平均配送時間大約在30分鐘左右,一天大約跑十幾單,一個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時間上可控且比較自由。
隨著“懶人經濟”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獲得新的就業機會,跑腿送貨、上門做飯成了農民工就業、打拼的新方向。王岳告訴記者,他剛接觸這個行業時,周圍從業者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當下,跑腿從業人員趨于年輕化,不少農民工選擇加入“跑腿”行業,上手快,入行簡單,時間可控,只要吃苦耐勞,收入水平可觀。
在互聯網經濟的助力下,一批新興的針對“懶人”的服務行業正在加速發展。農民工群體不斷為“懶人經濟”涌入新鮮血液,一方面可以通過“懶人經濟”催生的新職業找到合適自己的新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去挖掘新需求,為自己尋找發展的新機遇。
“我之前一直在餐廳做服務員,經常需要凌晨才能下班。后來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家政行業,感覺市場需求很大,我便轉行進入了家政服務業?!眮碜院邶埥Q崗的90后黃鳳告訴記者,轉行家政后,她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學習清洗油煙機、清洗地暖等細分服務所需要的技能,成為金牌家政服務員,找她的顧客越來越多。
“懶人經濟”的版圖不斷擴大
“花錢買便利”的背后,是社會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分工不斷走向精細化、專業化?!皯腥私洕辈粌H提供了效率與便利,還促進了社會分工細化和消費轉型。以“懶人經濟”衍生出來的各種便捷服務為切入點,收納整理師、上門美甲師、遛狗師、代收垃圾網約工、上門做飯鐘點工等新職業不斷涌現,涉及外賣、家政、美妝、按摩等領域。這些前所未聞的便利服務,如今早已屢見不鮮。
為了追趕“懶人經濟”的紅利,相關家政行業緊抓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提供的服務內容也隨之豐富起來,將家庭服務品類層層細分。
“以保潔為例,我們除了提供日常家務保潔外,還增加了收納整理、軟裝除螨清潔、冰箱等家庭電器消毒清潔細分等服務。為讓更多家庭享受高品質生活,我們逐步向育兒、營養、家教、護理、保健等全方位服務擴展?!眮碜陨綎|青島的家政公司負責人劉韜向記者介紹。
從市場形勢看,市場對家政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呈多元化發展,給農民工群體帶來了巨大的就業空間。據相關數據顯示,家政行業平均工資持增長態勢,2021年家政行業平均工資為6972元,相比2020年增長了約21.2%,家政行業從業人員以農村婦女為主,40歲以上人群居多。與此同時,家政行業職業穩定性強,知識型家政阿姨高薪日漸走俏。
各方權益保護應成關注要點
“懶人經濟”目前處于飛速增長的時期,消費者的習慣已基本養成,大多數用戶追求的并不是“一次性”服務,更多的開始要求定期上門服務。相關專家表示,對于從業者而言,既要面臨在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所帶來的就業結構調整,又要適應新業態、新崗位和新工作模式所帶來的技術更新要求,“進入新興職業一定要清晰自己的職業規劃,對想要從事的新興職業的成長前景與發展空間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慎重的選擇?!?/p>
劉韜認為,“現在大多數從業人員素質和技能存在‘短板’,制約了家政服務質量的提高。因此,公司為從業人員增加了系統的教育培訓和實操練習,進一步加強他們的文化知識、健康習慣、專業知識等技能提升,還可以通過考取職業資格證等方式來增加收入?!?/p>
“懶人”服務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仍面臨消費者抱怨服務體驗不佳、服務態度不好等售后問題。不少消費者也擔憂,上門服務意味著要讓陌生人進入家中,隱私等諸多安全性問題也不容忽視。
業內人士認為,各方的權益保護應該成為關注要點。一方面,消費者應當維護自身的信息安全,通過正規渠道或經營規范、信譽較好的平臺選擇服務。另一方面,對于上門類的從業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應該保存好服務證據,以免產生糾紛。此外,提供上門服務的平臺應提前對上門服務人員資料進行嚴格審核,消費者也有權對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進行評價,相關評價與服務人員的服務信用掛鉤。